2013-02-21下午終於來到科工館內規模最大、讓我拍攝最多照片的展館:台灣工業史蹟館(光是這個展館就讓我足足寫了2篇網誌才介紹完)


展出時間:2010/01/01~2020/12/31


為使台灣工業發展的脈絡與展望留下永恆見證,經濟部工業局與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自2003年起即積極籌劃台灣工業史蹟館


1887年,劉銘傳從德國購入蒸氣火車「騰雲號」。 那時人們把冒煙的火車頭當作「妖馬」,雖然騰雲號最高時速只有35公里,對當時的人而言,已經有如「騰雲」般的快速了
 

歷時六年展示規劃的台灣工業史蹟館,以「典藏過去,策勵未來」為社教使命,並融入台灣工業六十年的時代氛圍,提供民眾優質的參觀場域


歷經多年產、官、學界的努力及工業歷史物件徵集,台灣工業史蹟館終於2009年12月全部建置完成


2010年起,台灣工業史蹟館於科工館六樓開放參觀,歡迎民眾一同前往體驗國人半世紀來的創新活力與打拼精神


為了將台灣數十年來的工業發展軌跡完整的保存下來,經濟部工業局與科工館共同研擬了合作設立台灣工業史蹟館之計畫,期望藉由該館之籌建,致力於台灣工業發展史文物資料的蒐藏、保存、維護與研究,並以生動活潑的展示與教育活動,呈現台灣工業發展的脈絡與展望,為台灣的工業發展留下永恆的見證


台灣工業史蹟館為科工館建立展示特色的一個重要常設展,展場位於三方館六樓,面積約470坪,展示分兩期施作


台灣工業史蹟館,整體展示概分為「台灣工業的驕傲」、「台灣工業的發展」、「經濟奇蹟的尖兵」、「台灣產業發展的幕後推手」以及「回顧與展望」五大區


內容以圖文、實物、影音、造景、多媒體等方式呈現台灣人奮鬥打拼與創新的精神,並依歷史脈絡訴說台灣工業發展的環境背景、產業特性以及政策規劃,期以多元角度詮釋工業發展對台灣社會環境的影響,並使觀眾省思「台灣奇蹟」背後的辛酸與甜美


展廳內容包含紡織、自行車、家電、石化、鋼鐵以及半導體等十項重要產業,完整刻劃台灣工業發展的技術實踐軌跡。這項展覽見證了台灣從戰後廢墟直到經濟起飛的史詩般歷程,非常值得闔家前往


除了豐富的展示內容,台灣工業史蹟館也包含多項珍貴的歷史物件,舉凡:湯姆金針織機、富士霸王腳踏車、花生油車車膛、大同維納斯電視、宏碁小教授二號電腦、黑金剛碳纖維網球拍以及中鋼出鐵作業員全套工作服等多項焦點展品,都是各階段工業史的經典首選


此外,展廳也設置影音專區播放寶貴的訪談紀錄片,受訪者包含林挺生、王永慶、張忠謀、施振榮、高清愿、林義守、洪游勉、許文龍、吳舜文及趙耀東等工業界重要推手,與觀眾一同回顧產業的發展史,暢談企業經營管理理念,分享人生經驗


台灣產業大事記



1970年經濟部工業局成立;1972年工業就業人口超過農業就業人口;1973年宣佈推動「十大建設」,發展重工業,同年設立「工研院」;1978年新竹科學園區開工,這些都讓台灣工業基礎設施再深化


而當我們看著1960、70年代,一群戮力從公的國家規劃者和胼手胝足的百姓,以他們極具前瞻性的眼光與默默付出的汗水,替臺灣開創了未來三十餘年、直到今天我們仍然享受其恩澤的經濟榮景


莫忘了胼手胝足的人們,他們是臺灣經濟的推手,也是我們今日富足生活的基礎


政府於1990年年底通過「促進產業升級條例」取代「獎勵投資條例」,透過租稅減免等優惠措施,鼓勵廠商進行產業的研究發展、如製程自動化的研發與人才培訓等,以促進台灣工業發展之進化


台灣精品全球發光發熱


21世紀工業全球布局


"經濟奇蹟的尖兵"以具備台灣工業化特色、在全球商品鏈的製造環節中舉足輕重以及展現台灣獨特技術等三項標準,選出網球拍、鞋業、紡織、自行車及個人電腦等五項產業作為第一期展示,之後加入食品、家電、石化、半導體與鋼鐵作為第二期展示,向國內外觀眾展現它們在不同年代創下的輝煌成績,台灣人特有的創業、打拼及迎接轉型挑戰的旺盛活力,及各類技術變遷代表的歷史意義


網球拍產業


台灣早期為日本羽毛球拍做代工,隨著網球運動風氣漸盛,網球拍需求大增,美、日球拍大廠紛紛來台尋找代工廠,各羽球拍代工廠商因此逐漸投入製造網球拍的行列。


冷戰結束後,大批高科技人員將尖端複合材料運用在民生工業上;材料科技的演進,帶動了碳纖維拍的問世,網球拍正式進入重量大幅減輕、強度高、剛性與效能皆佳的新碳拍時代。


1977年,光男公司創始人羅光男先生在美國的展覽會場上,看到剛問世的質輕、強度佳的「碳纖維網球拍」的展品,憑著敏銳的專業直覺,馬上意識到這是球拍的未來


回台後立即展開研發及產製工程。這個歷史機緣,不僅掀起世界性的革命,也為台灣網球拍傳奇故事揭開序幕


第一支由光男公司製造的碳纖維網球拍,不但淘汰了木製球拍,更改變了世界網球拍的產銷結構,使台灣成為「網球拍製造王國」,並奠定了台灣在全球複合材料加工技術上重要的地位


製鞋產業


1960年代,台灣開始使用塑膠製鞋。早期主要用作鞋底,大都以膠水與紡織品的鞋面黏合,做成涼鞋或拖鞋。當時許多外商看中台灣工資低廉,帶著樣品來台找工廠代工。1963年,第一家製造塑膠涼拖鞋的福成隆公司成立以後,塑膠鞋類工廠即雨後春筍般地投入生產行列


ㄧ般人認為真皮皮鞋可以表現品味與地位,不過,天然皮革容易有傷痕及發霉等問題,廠商因此研發具有真皮質感,卻沒有其困擾的合成皮,製造鞋子與皮包


1970年代,台灣PU合成皮的產量佔世界市場的50%,獨占鰲頭。1994年,總產量高達2億多平方碼,等於一個高雄市的面積!其中大廠如南亞塑膠公司,1994年到1995年間,每月產量多達350萬碼。1998年以後,面臨大陸合成皮生產的競爭,台灣業者開始尋找新的潛力鞋材


1993年,三芳化工突破技術瓶頸,做出只有日本做得出的0.001丹尼超細纖維。2000根超細纖維合起來才和一根頭髮一樣寬! 這個成果讓三芳輕而易舉地拿到Nike、Timberland等知名品牌的訂單,也讓台灣人工皮革製造的技術名揚四海


從編織草鞋到接下各國訂單,台灣鞋業早在國際分工體系中佔有位置。近年來,由於新興工業國的加入,台灣鞋業似乎榮景不再。代工生產優勢被取代的危機,促使想繼續生存的企業積極尋找出路


鞋材研發方面,三芳化工引領前進;製造方面,有強調一體成型的台南鋐城,有鉅鋼機械開發出減少廢料、縮減加工流程的鞋機,有大東樹脂研發更環保的接著劑;自創品牌方面,有堅持一針一線、真心不變的阿瘦皮鞋,從代工走向全球品牌的Miss Sofi,有Nike最重要的研發與製造合作大廠─豐泰公司


政策整合方面,工業局聯合產界如製鞋工會、研發界如工研院、中國生產力中心、學界如聯合大學等單位,成立鞋業研究發展中心,輔導國內鞋廠進行鞋機、鞋材研發,及品牌與市場行銷…等


現在,台灣鞋業的生產線上,不只進行組裝、膠合、和縫織鞋面的工作,還積極思索-如何打造可以創造更大市場價值的「台灣金縷鞋」


紡織產業:1950年,在美國提供棉花及機械等設備的協助下,政府大力推動「代紡代織」和限制設廠的政策下,紡織業快速發展
1957年政府取消設廠管制後,台灣生產的棉布除了可以自給自足外,還出口賺取外匯。廉價的勞工降低了成衣加工的製造成本,使得台灣早期的紡織業掌握了立足國際的優勢


1950至1960年代,政府推行「華僑回國投資條例」和「獎勵投資條例」,只要有些資金、簡陋機械和場地,就能設廠;儘管只是「代紡代織」,各廠幾乎都採二班制全日趕工。1960年,人造纖維成衣出口成長快速;1967年後,成衣取代紗線和紗布成為台灣紡織品出口的大宗;人造纖維風行,人造纖維布料的出口量逐漸攀升。1990年開始,人纖布料取代成衣,成為紡織業中的出口大宗


1986年後,因應工資上漲、環保意識抬頭、東南亞新興工業國家競爭等因素,紡織業、成衣服飾業等傳統工業逐漸外移到工資低廉的國家;初期以代工生產為主。1993年,政府放寬到大陸投資的限制後,許多大廠或上市公司紛紛到對岸投資,紡織業在大陸的投資因而從中下游轉向中上游發展,如人纖原料、加工絲、染整等,而這些原本都是台灣最具國際競爭力的強項


電腦產業


1970年代,台灣電子計算器工業孕育了台灣電腦工業發展的環境


1980年代,政府取締賭博性電玩,電玩工程師卻意外進入美國Apple II微電腦世界


1990年代,台灣成為全球筆記型電腦製造重要基地


2000年以後,半導體、液晶顯示器製造讓台灣在世界舞台繼續呼風喚雨


就全球資訊工業技術分布位置來看,21世紀的台灣,與韓國、新加坡、中國大陸等國家,並處於「高度競爭群」的位階;台灣電腦產業勢必挑戰更複雜的市場需求,包括符合美學、人體工學、省能環保的條件,及創新的企業品牌等;積極迎向未來


自行車產業


1960-1970年代,正值全球能源危機,許多國家鼓勵人民騎自行車、或搭乘公共運輸系統以節省能源;加上主要自行車生產國—日本基本工資上漲,歐美自行車代工的訂單紛紛轉向台灣


1967年起,台灣自行車廠商轉向國際市場發展;一款香蕉造型、物美價廉的迷你車High Raiser Bicycle香蕉車,在美國童車界掀起風潮,不僅肯定了台灣自行車的外銷競爭力,也帶動台灣自行車外銷


1969年,台灣自行車外銷量為8.5萬輛,1972年時由於美國的大量訂單,使得外銷量突破105萬輛,1973年更多達131.3萬輛


1990年的自行車不只在平地馳騁,還要挑戰不同的地形與環境,登山自行車逐漸成為市場主流,「輕量化」也成為自行車產業發展的重要趨勢


工研院從1987年開始和巨大機械等廠商共同研發車架材料,從鋁合金、碳纖維一體成型、到鎂合金,不斷嘗試找出最輕的材料。1997年美利達公司終於研發出重僅7公斤的鎂合金車架,只有傳統低碳鋼車架重量的1/4


面對全球自行車運動與休閒人口的日漸增加、環保意識抬頭的趨勢,未來的自行車將以高價值化為核心,兼具運動休閒與短程代步的功能;設計除兼顧舒適與流行,也必須具備電動化、智慧化、高功能/價格比及高安全性等技術;材料以輕量化的合金材質為主;機械構造上則以內變速為發展核心。預計除了電動自行車因環境保護的考量將佔有一定的市場外,內變速搭配的休閒車、登山車與城市車等將各領風騷,在造型、機構和功能面,為歷史悠久的自行車產品注入新生命


食品產業


戰後的台灣,物資外匯並不充足,因此出口賺取外匯成為當時很重要的政策,50年代的食品工業正擔負了此一任重道遠的角色


台灣食品工業展現拼外匯的樣貌。儘管台灣原本的發展條件並不優厚,憑著人力工資低廉,貧瘠土地也能拼出世界第一產量,只要這世界需要的,台灣就能生產,充分顯現台灣產業的貿易性格


台灣食品工業雛型可上溯至日治時期新式糖廠的建置與鳳梨罐頭工廠的設立,然而旋因二次世界大戰也中斷了台灣食品工業的發展


1950年代,台灣農業生產大致恢復,鹽和糖的外銷退稅制度,讓蜜餞食品展露曙光,也開啟食品加工外銷的契機,更帶動了往後梨、洋菇、蘆筍、水產等罐頭的發展。此外,土地改革、積極發展進口替代與四年經建計劃的成效,讓農業可自給自足外,同時也得以發展高價值經濟作物,奠定食品加工業取得穩定發展的利基


1960年代後半,戰後各國經濟生活型態轉變,冷凍食品逐漸起而代之成為新一波外銷主力


1970年代,全台經濟蓬勃發展,食品工業也步入了快速發展階段。農產加工業紛紛興起,罐頭食品的出口值持續增長,鳳梨、洋菇與蘆筍三罐王的外銷產量持續位居世界第一


由於國內原物料與勞力成本日漸提高,食品工業價格優勢已不再,自1970年代末期開始轉向內需供應。此外,1979年爆發米糠油的多氯聯苯污染事件,國人開始關注食品衛生安全,也促成農委員與工業局分別著手策劃食品工業生產過程的衛生安全與標準化


1980年代開始,整個食品環境漸漸起了變化,到了90年代,台灣食品工業轉入「特定消費與高附加價值產品導向」階段。由於國民所得提高,休閒時間增加、教育普及、資訊發達、健康意識提高等,民眾不只是求溫飽,更著重飲食如何更健康、安全。同時,因生物科技的發展,各種客製化、高機能食品應運而生


字數達上限,待續~


地址:高雄市三民區九如一路720號
電話:07-3800089
門票:展覽廳100元.立體電影100元(每周二上午9-10點進入展覽廳免費)
開放時間:9:00-17:00(每逢星期一、除夕、年初一不開放)
官方網站:www.nstm.gov.tw .http://industry.nstm.gov.tw/index.asp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玲度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