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伏爾塔瓦河上共有17座橋,但查理士橋特別受到所有來訪者一致青睞。


查理士大橋上共有30座巴洛克雕塑安放在欄杆,有耶穌、聖母、小天使、聖約翰...等等。


由於雕像數量過多且我幾乎都不認得,所以只象徵性地拍了幾座(拍照標準就是以人潮少的為主囉)


從1965年開始,所有雕塑已經有系統地用複製品代替,原作移往國家博物館展出。


這個大家排隊等著碰觸的雕像,是「聖約翰.內波穆克」(St. John),
可惜快速移動的過程中我只拍到被遊客摸到亮晶晶的底座沒拍到上方
傳說碰觸此雕像的人都可以獲得庇護保佑,因此他便成了最受歡迎的雕像

查理大橋中最吸引遊客的是聖約翰.內波穆克這尊雕塑。出生於1354年的波西米亞原名約翰沃夫林,1387年時已經成為布拉格教區的總主教,那時神聖羅馬帝國瓦次拉夫常喜歡利用神職來做政治的酬庸,也因為這樣使得兩人相處可說是非常不和樂,而聖約翰也不是一次的拒絕成為大主教,因他認為應該讓更具威望的人來擔任才對,1393年時修道院院長的選舉,因聖約翰知道瓦次拉夫要推選一個資格不夠的人來擔任,所以聖約翰就提早集合所有的修士選出新院長,也因為這樣使得瓦次拉夫非常的憤怒將聖約翰判死列並把他焚燒丟入摩爾達河,在當晚出現了很傳奇的事蹟,就是在聖約翰沉沒的地方有七個星星出現,1729年時被耶穌封聖徒,據說觸摸聖約翰的聖像右下角浮雕會帶來好運,也因為這原因這浮雕被觀光客擦的亮晶晶的。
資料來源:http://www.artisan.com.tw/blog/662b.aspx?toppage=2&username=east_europe


另外也有一個眾人排隊爭相觸摸的迷你雕像,但我不知道其名稱



聖母瑪利亞、耶穌基督、施洗約翰


查理士大橋吸引遊客目光的,當然不只美麗精緻的雕像美麗的雕像


伏爾他瓦河的美麗河景,更是無可取代的美景~~


河上許多遊艇正在遊湖,而我們下個行程正是要到小區搭船遊河囉


在同一地點以180度全景攝影分別拍攝河景及橋景


橋上除了攤販,還有許多街頭藝人正在現場表演


逐漸靠近橋的另一端,布拉格城堡之美也盡收眼底


橋的另一端是小區(Lesser Town),也是此行在布拉格較少涉獵的地點


抵達橋的尾端囉!!尾端的橋塔由一高一低的雙塔構成,中央則是放滿各種家徽的拱門


橋頭僑尾兩端的塔雖差異很大,但各有特色


橋尾的塔下一堆小朋友爭相跟武士合照(小朋友認真的模樣跟武士偷笑的表情形成有趣的對比)


下橋之後,準備進行下一個令人期待的行程~~搭船遊伏爾他瓦河囉


在歷史上,查理大橋曾經遭受過數次浩劫,也見證了許多歷史事件。1432年的一場洪水毀壞了三根橋柱。1496年,在一根橋墩坍塌後,第三個橋拱(從老城一側計算)因被水侵蝕而毀壞(修復工程完成於1503年)。在白山戰役一年後,1621年6月21日,27名反對哈布斯堡王朝的造反領袖在此處死,遇難者被斬下的首級懸掛在老城橋塔,以恫嚇捷克人,停止他們的反抗。在三十年戰爭末期的1648年,瑞典佔領了伏爾塔瓦河西岸,當他們試圖向老城推進時,空前激烈的戰鬥就在橋上展開。在戰鬥過程中,他們嚴重地損壞了老城橋塔的面河一側,後來殘存的哥德式裝飾物也被迫移走。在17世紀末和18世紀初,在橋墩上安放了一組巴洛克雕像,該橋的形象就此定型。在1784年的大洪水中,5根橋墩嚴重受損,儘管橋拱沒有坍塌,橋上的交通還是被迫嚴格限制了一段時間。

次年,另一場大洪水威脅了橋樑,但是大橋逃脫了嚴重的損壞。在1848年革命期間,該橋在炮戰中大體上安然無恙,只是一些雕塑收到了損壞。1866年,仿哥德式的燃氣燈(後改名為使用電能)豎立在兩側的欄杆上。在1870年代,第一條定期開行的公共運輸線路通過該橋(1870年以後正式稱為「查理大橋」),後來改為 horse-tram。在1874年到1883年之間,橋塔也進行了重建。

1890年9月5日,另一次災難性的洪水襲擊了布拉格,使查理大橋嚴重受損。從上游順流而下的無數木筏、圓木和其他漂浮物體逐漸形成一個巨大的障礙物。3個橋拱在巨大的壓力下坍塌,2個橋墩受到侵蝕而崩塌,其餘的也部分受損。第5個橋墩上的兩尊雕塑 - 依納爵·羅耀拉聖方濟·沙勿略 -都落入河中(從前的雕像被CyrilMethodius的雕像所取代,後者又被原作的複製品取代)。修復工程持續了2年,花費了665,00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玲度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