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2-07-04上午9:12抵達蕭壟文化園區
南台灣因為得天獨厚的氣候和環境,在早期為產糖的重鎮,更是台灣經濟起飛的重要功臣。因此在台南縣建有非常多的糖廠,都是以往在糖業興盛的時候所遺留下來的。 蕭壟文化園區所在位置的佳里糖廠便是其一
園區位於佳里鎮六安里六安130號,舊稱「蕭壟糖廠」,平埔族語為契約之地。
佳里糖廠創立於民國前6年(西元1906年),是「明治製糖株式會社」在台灣所設立的第一個新式糖廠,隨著砂糖市場日漸萎縮,佳里糖廠亦於1995年關廠
臺南縣政府分別以「閒置空間再利用」及「地方文化館」的形式保存下來,並由廢置的廠區蛻變成「蕭壟文化園區」。
為保存文化的傳承,也留下兩排大型的倉庫及彩繪的五分小火車。
蕭壠文化園區前身為佳里糖廠,建廠於西元1906年,是日本明治製糖株式會社在臺灣設立的第一座新式製糖工廠,佔地約13.8公頃,屬日壓榨量2,400公噸之中型糖廠,舊名「蕭壠糖場」。
製糖事業一直到二次大戰末期因盟軍空襲被迫停工。
1945年國民政府遷台後改為「台糖公司第三區分公司」,1950年隸「總爺總廠」管轄,1958年7月總爺、蕭壠合併為「麻佳總廠」。
1974年11月撤銷麻佳總廠,復名為「佳里糖廠」。

佳里糖廠除製糖外也辦理原料運送及客貨運輸業務,客運班車至二重港、隆田,貨運班車更遠至北門鹽場和七股鹽場,於1970年代達到最高峰,堪稱佳里糖廠的黃金時期。


1990年代國際糖價持續低迷,糖廠陸續倒閉,隨著大環境改變,糖業終成夕陽產業,佳里糖廠亦於1998年正式關廠。

由於現在糖業的沒落,糖廠紛紛改良為複和式的觀光糖廠,其中佳里糖廠便是個成功的例子,為遊客增添更多休閒旅遊的好去處,再加上綠意盎然的園區規劃,是不可多得的觀光勝地。

台南縣政府分別以「閒置空間再利用」及「地方文化館」的形式保存下來,並由廢置的廠區蛻變成「蕭壠文化園區」

參觀當日正巧遇到"台南.故宮-古動漫畫展",展覽很精彩,可惜嚴禁拍照,所以就沒照片囉


文化劇場是園區大型活動場地,今年暑假辦理「ㄡˇ戲國寶捏」戲劇活動,目前是藝文研習班-直排輪的上課地點。

歷史悠久的佳里糖廠冰店併入善化廠經營管理,而佳里糖廠辦公大樓則改設為一樓蕭壠兒童圖書館、二樓南瀛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兒童圖書館,A6兒童遊戲館皆備有育嬰室


好玩又免費的遊戲空間是大人及小孩的天堂!!

A10廣場外有一座早期製糖體驗區,由水牛拉動石轆模擬壓榨甘蔗的模型,石轆是早期製糖工具,而水牛則是當時的原動力。



佳里糖廠除製糖外也辦理原料運送及客貨運輸業務,客運班車至二重港、隆田,貨運班車更遠至北門鹽場和七股鹽場,於1970年代達到最高峰,堪稱佳里糖廠的黃金時期。


1990年代國際糖價持續低迷,糖廠陸續倒閉,隨著大環境改變,糖業終成夕陽產業,佳里糖廠亦於1998年正式關廠。

由於現在糖業的沒落,糖廠紛紛改良為複和式的觀光糖廠,其中佳里糖廠便是個成功的例子,為遊客增添更多休閒旅遊的好去處,再加上綠意盎然的園區規劃,是不可多得的觀光勝地。


台南縣政府分別以「閒置空間再利用」及「地方文化館」的形式保存下來,並由廢置的廠區蛻變成「蕭壠文化園區」

參觀當日正巧遇到"台南.故宮-古動漫畫展",展覽很精彩,可惜嚴禁拍照,所以就沒照片囉



文化劇場是園區大型活動場地,今年暑假辦理「ㄡˇ戲國寶捏」戲劇活動,目前是藝文研習班-直排輪的上課地點。

歷史悠久的佳里糖廠冰店併入善化廠經營管理,而佳里糖廠辦公大樓則改設為一樓蕭壠兒童圖書館、二樓南瀛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兒童圖書館,A6兒童遊戲館皆備有育嬰室


好玩又免費的遊戲空間是大人及小孩的天堂!!

A10廣場外有一座早期製糖體驗區,由水牛拉動石轆模擬壓榨甘蔗的模型,石轆是早期製糖工具,而水牛則是當時的原動力。


現在大部分廠區由臺南縣政府於2003年承租,也就是現在的蕭壠文化園區,一部份廠區承租予義典科技公司工廠用地。


利用廠區內閒置倉庫,規劃有主題館區計有14棟倉庫(統稱為「蕭壟14倉」)分成展覽館10館、公共設施4館,展示臺南縣自然地理及人文開發、民俗有關文物,並提供藝文人士舉行展覽活動。

可惜多數展館內部都禁止攝影,我個人覺得這個"板金不是板金"創作展超棒!台南高工實在太強了,無法拍照為證很可惜,想一睹真面目就只能親自走一趟囉!



利用廠區內閒置倉庫,規劃有主題館區計有14棟倉庫(統稱為「蕭壟14倉」)分成展覽館10館、公共設施4館,展示臺南縣自然地理及人文開發、民俗有關文物,並提供藝文人士舉行展覽活動。

可惜多數展館內部都禁止攝影,我個人覺得這個"板金不是板金"創作展超棒!台南高工實在太強了,無法拍照為證很可惜,想一睹真面目就只能親自走一趟囉!

老倉庫蛻變成風格多樣的藝文展示空間,各館室大門仍使用印著台糖字樣的舊木門,散發著濃濃懷古幽情。

蕭壠文化園區擁有廣大開放空間、南北2條廊道、4排倉庫展館、五分車鐵道等,分別規劃為展館區、鐵道地景區、親水廣場區、文化劇場區與酪梨步道區,呈現出蕭壠糖廠的全新人文風貌。



蕭壠文化園區擁有廣大開放空間、南北2條廊道、4排倉庫展館、五分車鐵道等,分別規劃為展館區、鐵道地景區、親水廣場區、文化劇場區與酪梨步道區,呈現出蕭壠糖廠的全新人文風貌。


蕭壠文化園區身為北門文化生活圈核心,結合蕭壠兒童圖書館,以提供地方藝文及教育活動展演空間為目標,展現地方產業文化及鐵道地景保存特色。

目前園區內有常設館及特展館等共14個館室,整體營運朝向北門文化中心來發展,進行策展及活動規劃,深化及發展地方特色,文化深耕加上創意展現,樹立閒置空間再利用新典範。

主題館區的14棟大型倉儲空間規劃成藝文展演中心,其中原建築的巨大牆面只以普普風的藝術風格加以彩繪粉飾,而且部分的大門仍保留使用印著台糖字樣的木門,散發著濃濃的文藝氣息。

到蕭壠文化園區有10景不可錯過的哦!如由30株構樹(俗稱「鹿仔樹」)築成的林蔭大道;園區北側由57株酪梨(又名鱷梨、黃油梨)築成的酪梨大道;有「蕭壠14倉」之稱的南北雙廊道;在北廊道的西側樹徑達70公分以上高大壯碩的百年木棉樹;曾是佳里糖廠大煙囟所在地的蕭壠大廣場;讓佳里、鹽分地帶民眾最懷舊的蕭壠冰枝店;在蕭壠冰枝店的西側蒼鬱濃密的樟樹林;當年載蔗英雄的火車頭;曾在北門區的田野間穿梭,載著許多人回憶的五分仔車保留區等等。

其中,就以佳里糖廠的「五分仔車」最讓民眾懷念。

佳里糖廠的五分仔車曾在北門區的田野間穿梭,且載著許多人小時候的回憶,現今廠區仍有100多部車廂,但目前開放參觀的只有50部,尚有一部份在園區設置成遊園小火車之用,提供人們乘坐懷古體驗。來蕭壠文化園區一定要搭乘,來一趟回憶之旅囉!

目前園區內有常設館及特展館等共14個館室,整體營運朝向北門文化中心來發展,進行策展及活動規劃,深化及發展地方特色,文化深耕加上創意展現,樹立閒置空間再利用新典範。

主題館區的14棟大型倉儲空間規劃成藝文展演中心,其中原建築的巨大牆面只以普普風的藝術風格加以彩繪粉飾,而且部分的大門仍保留使用印著台糖字樣的木門,散發著濃濃的文藝氣息。

到蕭壠文化園區有10景不可錯過的哦!如由30株構樹(俗稱「鹿仔樹」)築成的林蔭大道;園區北側由57株酪梨(又名鱷梨、黃油梨)築成的酪梨大道;有「蕭壠14倉」之稱的南北雙廊道;在北廊道的西側樹徑達70公分以上高大壯碩的百年木棉樹;曾是佳里糖廠大煙囟所在地的蕭壠大廣場;讓佳里、鹽分地帶民眾最懷舊的蕭壠冰枝店;在蕭壠冰枝店的西側蒼鬱濃密的樟樹林;當年載蔗英雄的火車頭;曾在北門區的田野間穿梭,載著許多人回憶的五分仔車保留區等等。

其中,就以佳里糖廠的「五分仔車」最讓民眾懷念。


佳里糖廠的五分仔車曾在北門區的田野間穿梭,且載著許多人小時候的回憶,現今廠區仍有100多部車廂,但目前開放參觀的只有50部,尚有一部份在園區設置成遊園小火車之用,提供人們乘坐懷古體驗。來蕭壠文化園區一定要搭乘,來一趟回憶之旅囉!

資料來源:http://travel.network.com.tw/tourguide/point/showpage/103410.html

佳里糖廠特有的人文風貌與綠蔭建築之美,在臺南縣政府大力推動「閒置空間再利用」的政策下,自2003年起開始承租佳里糖廠,進行空間整建工作。


期間委託簡學義、陳柏年、許家彰及曾永信等多位國內知名建築師參與各棟倉庫整修及空間改造工作,讓這些外表看似一樣的倉庫,各自展現出不同的內部空間設計與應用。


至2004年底完成大部份整建工作,並於2005年1月15日起辦理「世界糖果文化節」活動,正式對外開園,讓糖廠以藝文基地的嶄新面貌重回人們的生活中。

2005 世界糖果文化節、2008 世界糖果文化節皆在此舉辦。目前園區內仍保留部分糖果節的彩繪火車頭+車廂

糖廠倉庫群:


期間委託簡學義、陳柏年、許家彰及曾永信等多位國內知名建築師參與各棟倉庫整修及空間改造工作,讓這些外表看似一樣的倉庫,各自展現出不同的內部空間設計與應用。


至2004年底完成大部份整建工作,並於2005年1月15日起辦理「世界糖果文化節」活動,正式對外開園,讓糖廠以藝文基地的嶄新面貌重回人們的生活中。

2005 世界糖果文化節、2008 世界糖果文化節皆在此舉辦。目前園區內仍保留部分糖果節的彩繪火車頭+車廂

糖廠倉庫群:
佳里糖廠關廠後,留下14間倉庫及些許房舍,統稱「蕭壠14倉」,包含砂糖11間、肥料倉庫2間及食品儲藏室,建造年代為民國36年至42年間。「砂糖倉庫」是糖製造完成後,貯存置糖的場所。倉庫間的「南北廊道遮雨棚」為雨天來臨時,工人在期間搬運糖,「糖」就不會被雨水淋到了。「肥料倉庫」放置種植甘蔗的肥料,糖廠將肥料給蔗農施肥後,等到甘蔗收成後,糖廠將蔗農之所得扣除肥料錢,即為蔗農之淨所得。以上兩者〈糖、肥料〉皆由鐵道運輸。現在老倉庫都蛻變成為風格多樣的展示、研習及講座空間。

南北雙廊道:

南北雙廊道:
11間倉庫的南北廊道上方各有遮雨棚,並排成東西四列,形成南北兩條廊道,筆直幽深,氣勢磅礡,隨時有涼風吸入,漫步在期間,神清氣爽。廊道是各展館的入口,也闢為各種藝文活動的展示空間。

介紹完蕭壟文化園區設施及配置後,緊接著要進入少數可以拍照的常設性展區囉!


南瀛開拓史館--這裡跟昨日剛造訪的"台灣歷史博物館"很像


敝人的本業就是做台灣史的,所以來到這兒格外親切


本人一向不愛戰爭史,不過對荷鄭海戰還是略有所聞



兩軍的旗幟


鄭成功入台


這個展館的時代背景是荷蘭時期至明鄭時期,展出的文物算是一般人較陌生的


難得見到如此大量的"安平壺"

看完明鄭時期的宗教信仰及民間習俗後,繼續往下個展區前進


緊接著來到"南瀛藝陣館"

展館內部相當大,但當時不確定此館內部能否拍照,因此直到遠離門口工作人員後,才敢拿出相機快速拍照

看到電音三太子,感覺好親切喔!

直到看到這個拍照用的人型立牌後,才敢拿出相機放膽拍(總不會擺這個出來還禁止攝影吧...)


裏頭的感覺很像廟會,感覺相當熱鬧親切喔!字數超過限制,待續...

地址:72242 臺南市佳里區六安里六安130號
電話:06-7229910
開館時間:9:00-17:00(周一~周二休館。全年免費入園)
官方網站:soulangh.tnc.gov.tw


介紹完蕭壟文化園區設施及配置後,緊接著要進入少數可以拍照的常設性展區囉!


南瀛開拓史館--這裡跟昨日剛造訪的"台灣歷史博物館"很像


敝人的本業就是做台灣史的,所以來到這兒格外親切


本人一向不愛戰爭史,不過對荷鄭海戰還是略有所聞



兩軍的旗幟


鄭成功入台


這個展館的時代背景是荷蘭時期至明鄭時期,展出的文物算是一般人較陌生的


難得見到如此大量的"安平壺"

看完明鄭時期的宗教信仰及民間習俗後,繼續往下個展區前進


緊接著來到"南瀛藝陣館"

展館內部相當大,但當時不確定此館內部能否拍照,因此直到遠離門口工作人員後,才敢拿出相機快速拍照


看到電音三太子,感覺好親切喔!

直到看到這個拍照用的人型立牌後,才敢拿出相機放膽拍(總不會擺這個出來還禁止攝影吧...)


裏頭的感覺很像廟會,感覺相當熱鬧親切喔!字數超過限制,待續...

地址:72242 臺南市佳里區六安里六安130號
電話:06-7229910
開館時間:9:00-17:00(周一~周二休館。全年免費入園)
官方網站:soulangh.tnc.gov.tw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