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2-07-03初訪甫於2011年10月29日開館的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

去年10月15-16日曾造訪台南市安平區+安南區,當時這兒尚未開幕,我也不知道有這個景點,直到過幾天後看到新聞,深感扼惋,心裡想著無論如何一定要趕在今年10月28日前造訪不可!(因為10月29日起就要開始收門票啦!)

今天穿上在網拍MITO新購入的桃紅色挖肩前短後長不規則上衣(168元),上頭四隻淘氣俏皮的印花貓咪相當可愛,這身打扮是我服裝中罕見的風格。一向不愛穿這種休閒風格的我,忍不住在炎炎夏日也換上寬版上衣+短褲,嶄露一下夏日特有的打扮囉!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簡稱臺史博)誕生在古都臺南、深具臺灣歷史意義的「臺江內海」。

從十七世紀以前,臺江內海一帶就已吸引東、西方人陸續前來貿易,直到清領時期才因河流沖積、改道等環境變遷而逐漸淤塞成陸地。

二十一世紀,臺史博選擇在這塊土地上立基,在這個重要的歷史舞臺上承續發展臺灣歷史的使命,讓民眾從滄海桑田的時空變遷感受歷史的生命力。

廣達20公頃的臺史博園區,是座人文與自然相遇的「臺灣歷史公園」;以「知識臺灣」、「自然臺灣」、「鄉土臺灣」、「展演臺灣」四大概念發展,希望民眾在接受人文知識饗宴的同時,也能體會臺灣的生態與鄉土之美,自在而悠閒地徜徉在園區內。

這兩座總滯洪量達6000立方公尺的滯洪池,為以生態工法建置的人工溼地生態池;多物種、低維護的埤塘,不但具有防災滯洪的功用,更是留鳥與候鳥的樂園,民眾認識臺灣自然生態與原生物種的自然保育休憩區。

兩湖間的牽手橋,也是人約黃昏後的極佳散步地點。

以傳統工法搭建的竹籠厝,是臺江一帶居民「扛厝、走溪流」的生命記錄,敘說了沒有堤防的年代,居民遇水患時合力把房子搬到安全處避難的故事。

本館竹籠厝是本館邀請安南區名匠師李清德、李帆、李養三兄弟指導青年學員與志工以傳統起厝的工匠技法共同完成,厝身完全由竹子打造,屋頂則以茅草覆蓋。

竹籠厝位於園區賞鳥平臺上,適合乘涼、觀賞臺史博豐富的鳥類生態。

本館所在地—安南區,曾是臺江內海,地勢低窪,因而海拔22公尺的希望之丘,有著「安南第一高峰」的美稱。站在希望之丘上不但能將園區美景盡收眼底,還可以遠眺臺南科技園區、中山高速公路等景觀。希望之丘上的雀榕則取名為「希望之樹」。

接著是外觀特殊的"快樂萬花筒"

以「童趣」為出發點規劃,結合「夢想、啟發、臺灣」三元素,分為草—遊戲學歷史體驗區、水—快樂揮灑區、風—飛翔空中的植物精靈區、沙—臺灣沙池區,以視覺呈現、意象裝置、遊憩設施、植物素材以及相關的活動配合等方式,讓學生和親子訪客,可以擁有開放的休憩與學習場所。

萬花筒內的地板是"台灣二十四史",依序走一趟,即可了解台灣史上的重大事件,適合小朋友邊玩邊學,寓教於樂

感受時代變遷,不同年代有不同的思維,以前是反共抗俄,現在是親中媚共


從史前時代講到1996年台灣首度民選總統,邁向民主之路

最後的盡頭就是到台史博探險趣囉!哈~


本館建築以「渡海」、「鯤身」、「雲牆」、「融合」四個與臺灣意象相關的概念為設計核心

館前的水池象徵先民橫渡黑水溝來臺的渡海意象,廣場上的雲天廣場水舞臺代表的是鯤鯓,比喻先民穿越海峽時在海上遠觀臺灣西南岸沙洲,好像看見鯨魚隆起的背一樣,點出先民倏見臺灣島的驚喜。

映射著光影的太陽能光電雲牆,則代表著渡海時眼前豁然開朗、充滿希望的雲天壯闊景象。

雲天廣場水舞台:本區設計取自「鯤鯓」意象,讓參觀者走進本館時,彷彿看見海天之際浮起的小島,感受到臺灣豐富的地景樣貌。

「鯤鯓」指的是臺灣西部沿海瀉湖地形在原海岸之外形成的系列沙崗,橫渡黑水溝來臺的先民,依其對臺灣島的第一印象,稱之為鯤鯓。

光電雲牆:由經濟部能源局補助建置,是國內經典的光電發電設施之一,也是本館極具代表性的醒目大型意象。

雲牆共由1,755片板面組合而成,含1,350片太陽能光電板,405片鋼印玻璃,組合成本館的英文字樣(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History)。

其設計除了象徵先民渡海之際雲天壯闊的意象,也是支援博物館電力的環保設施。

園區內展示教育大樓及行政典藏大樓,擷取了漢人合院紅磚建築、原住民干欄式建築與石板屋等建築語彙,展現融合風貌。空間的設計上也與自然相呼應,展現建築與自然環境融合共生的關係。

行政典藏大樓:採用原住民干欄式建築的立柱,結合石板屋意象的外牆。

行政空間以鋼鐵及大面落地玻璃產生「虛」的效果、典藏庫採用厚實的石材塑造「實」的意象,產生虛實之間強烈的張力,藉由不同素材的運用形成空間的對話,加上光影在玻璃及窗櫺格柵間的律動,讓建築充滿了生命力。

行政典藏大樓是國內首座結合承重牆、斜撐鋼柱與三向預力預鑄構件的建築。

展示教育大樓:建築採用了漢人紅磚四合院的概念,基層則結合了原住民干欄式建築的立柱,二樓以上空間挑空、挑高,營造出廣闊的穿透感

樓層間預留多處與外界臨接的穿透空間,加強自然環境與建築的對話。採預力預鑄構造系統,以「清水混凝土」組裝樓版及牆面一塊塊如積木般堆疊而成,是臺灣博物館建築技術上的一大突破。

研習中心

資料來源:www.nmth.gov.tw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官方網站

緊接著要入內參觀囉!先至入口處抽號碼牌並排隊,每15分鐘就有一個場次

進到一樓大廳,率先映入眼簾的是熱門景點-時光車站

我很喜歡這個首度嘗試的新髮型,超高的側馬尾加上巨大熊玩偶髮飾,整體造型顯得很年輕

這座鐘樓相當具有歐風

每半小時就有一班列車可搭乘,可惜乘客僅限國小六年級以下的兒童,所以我們只能在旁邊拍拍照而已,無法見到列車
下個場次是11:30,許多小朋友已迫不急待大排長龍了
車站內部一景,相當復古擬真,難怪這個時光車站會成為館內的攝影熱門地點

車站外的人力黃包車也很棒!今天特地背上親戚從緬甸帶回的民族風串珠小方包,這個包包我已經收到一段時間,但一直沒機會帶出來亮相,今天特地打扮得全身桃紅+黑,包包總算派上用場。為了凸顯新包包,我總是將包包揹在最醒目的地方拍照,嘻~(包包太迷你了.不這樣背實在難以發現她的存在)


時光車站旁是販賣部,雖然一進博物館就先逛紀念品區很奇怪,不過這裡的販賣部相當好逛,且許多商品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藝術品,就當作是逛小型藝術館吧!

本店主打商品是一個50園的茄芷袋,這種紅/綠/藍三色編織袋真的很有台灣味

這個寶島台灣造型的"在台製皂"實在太有創意了啦!

還有各種要價不斐的精美公仔(我是窮人.這種價位對我而言真的很貴)

遊客們在此根本都殺紅了眼,下手毫不手軟,絲毫感覺不到景氣蕭條

這裡也販售各式台灣老地圖,含框價格1500-2280元,值得下手

接著來到兒童聽-遊戲童年


前陣子剛造訪草屯的寶島時代村,今日再來到這兒備感親切(遊記見http://www.wretch.cc/blog/sixsix0215/32426326http://www.wretch.cc/blog/sixsix0215/32426341)

這種有復古氛圍的場景一向是我的最愛

"台灣第一劇場"由小朋友自由上台演出,現場備有各式道具,可盡情發揮想像力,家長則坐在底下當觀眾囉!
自行特殊的光牆也是取景勝地

天花板上掛滿五彩繽紛的大小球類,頗具童趣

走出蛹狀隧道後,破繭而出來到另一番天地

台史博的空間設計相當獨特,兒童區有一半是戶外區域

充滿水牛+水車+龍骨車+白鷺鷥的區域是"台灣農村"

所有的動物如此栩栩如生,仿佛真的走入農村中
接下來這個聽原住民部落酋長講故事也很特別喔!

原住民村落區

山洞是時光列車的出口,可惜這兒禁止進入,不然真的很想衝進去一探究竟

實體大小的達悟族舢舨船,另一側的牆壁上滿是飛魚喔!

海洋台灣


進入潮間帶探險囉!這裡的動植物都異常巨大,自己彷彿來到"大人國",相當有趣(字數超過限制.待續)
地址:台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
電話:06-3568889
營業時間:9:00-17:00(周一休館).2012-10-28前免費入場
官方網站:http://www.nmth.gov.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玲度空間 的頭像
    玲度空間

    玲度空間

    玲度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