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11-27中午12:37抵達小琉球最具特色的景點-烏鬼洞
昨天在"美人洞"已經買好門票,全票120元可以玩美人洞+烏鬼洞+山豬溝3個景點
島上珊瑚石灰岩分布廣,因此洞穴地形遍布,最著名者則為地處琉球嶼西南,天福村海岸之烏鬼洞。
烏鬼洞主也有人祭祀
烏鬼洞之由來,置於珊瑚礁壁之上記事碑文:「明永曆十五年,延平郡王鄭成功光復台澎,驅走荷人,少數黑奴未及時歸隊,逃來本嶼,潛居此洞。數年後,有英軍小艇於此洞西北之蛤板登陸,觀賞風光,黑奴乘虛搶物燒艇,並盡殺英軍,旋被搜尋英艦發現艇毀人亡,乃上岸搜索,但黑奴潛伏洞中,百般誘脅誓死不出,乃堆柴灌油引火,悉數焚死(清章占秋謂係被泉人所焚斃),後人遂名之烏鬼洞,悉指黑人曾棲息此洞也。……」
該洞自古即傳說紛紜,相傳明永曆十五年,明遺臣延平郡王鄭成功,光復台澎,驅走荷人,少數黑奴被棄於此,潛居該洞,洞在岩石隙縫間,俯瞰黯然深黑,不知深長幾許,據傳清時洞中之石桌、石椅、石床、石碗等器皿,尚俱全,銀器、珠寶等亦時有發現,可惜於今洞口塌陷已不能進入。
民國六十四年琉球鄉公所以公共造產方式開發為風景區,其建設包括有甘泉、碧濤亭、怡橋、冽池、幽情谷、別有天、浩然亭等名勝據點。
烏鬼洞附近小坡處有兩隻大蚌化石遺跡,直徑約一公尺,深印入岩壁中,花紋清昕,據云已有數十萬年之歷史,深具學術研究價值,是以該洞已成為島上最具盛名之觀光勝地,歷經滄桑數百年,洞穴已閉塞泰半,鄉公所為維護古蹟,發展觀光事業,特於洞外岩壁刻以「烏鬼洞」三字以資紀念。(資料來源:琉球鄉公所)
據古老流傳之故事,烏鬼洞往昔曾發生一段黑奴血淚史:由於琉球嶼與呂宋島遙遙相對,來往其間之船隻為避風浪,常於島邊拋錨停泊(該洞北方蛤板外海有錨泊地),該洞之黑奴則於黑夜,潛行海中,以鏢器把船底穿洞,待船員發覺時,船已入水,載重輪船就此沈沒,烏鬼即將船上物件、食品悉數搬運一空。
後來由於沈船事件屢次發生,引起航海船隻之注意,經過調查,始悉烏鬼所為,遂另擇地登陸搜查巢窟,乘黑夜之際,將柴草堆積洞外,引火焚燒,烏鬼盡死洞中,屍體骨灰無數,從此沈船事件即鮮有發生。
烏鬼洞的入口處栽植了蘭嶼羅漢松、象牙樹、千頭木麻黃和酒瓶椰子等植物,除此之外,這裡主要的植物社會為海岸常綠灌叢植群和高位珊瑚礁石灰岩植群,優勢的木本植物有林投、雀榕、臭娘子、榕樹和構樹等。草本植物為大花咸豐草、孟仁草、長柄菊、大花蒺藜、白矛以及蔓性的番仔籐和圓萼天茄兒等。(資料來源:交通部觀光局大鵬灣國家風景區小琉球植物資源解說手冊)
烏鬼洞有著悲慘的歷史,使進入該洞中參觀的人懷著複雜的心情。
烏鬼洞是為珊瑚礁岩構成的天然洞穴,曲折幽暗,宛如蜿蜒撲朔的迷宮,全程步行約30-40分鐘,除了可以感受天然洞穴中的曲折幽暗,同時也可觀賞到令人驚嘆的海景。
沿途景點-甘泉
階梯旁的峭壁奇景
沿途遍布大大小小的化石
民國74年重建的海仙壇是觀賞海景的好地方
沿著步道走到海仙壇後方,景色別有一番洞天
走了半天幾乎見不到任何遊客,這就是淡季出遊的好處
沿途都是奇石,植物也很特殊
海濱植物的風剪現象
步道中的一個圓形小廣場
地上的花卉相當具有熱帶風情
一路都頗具探險FU,彷彿進入另一個未曾造訪的國度,感覺很特別
這樣的陽光及溫度,正是最舒適的氣候~來小琉球就算不玩水,一樣很棒很好玩
在洞穴中穿越的感覺真的很奇特,一定要來試試!
今年五月底剛造訪沖繩(古稱琉球王國),我覺得自己真的滿喜愛到珊瑚礁島嶼遊玩,就算不玩水上活動,光是豐富的地形及生態景點就讓我驚豔不已了!
深藍色,清澈未受污染的海洋真的美到令人瞠目結舌,無法形容了啦!
化石全聚集在觸手可及之處,可近距離觀賞+接觸真的很棒,仿佛大自然正在幫我們上課
碧波亭也是觀賞海景的好去處
碧波亭觀景中,海水顏色真的是深藍色的喔!
準備離開烏鬼洞囉!這個景點規模比預期的大,就算沿途沒甚麼停留,還是足足待了一整個小時
當地攤商為了烏鬼洞特地設計的"烏鬼弟弟"公仔,還滿可愛的喔!
雖然是11月底,但正中午的大太陽底下連續狂曬了一小時,也是很熱的!又熱又渴的我們先買了冰淇淋消暑再說
快餓昏的我們不想再跑到其他地方吃午餐,只好在烏鬼洞前的攤販隨便找家有賣正餐的飽餐一頓囉!(海角8號這名稱...)
炒飯60元+燙青菜50元+炒花枝200元+炸飛魚50元+魚丸湯50元,簡單地解決今日的午餐
烏鬼洞也是小琉球極少數看得到攤販的地方,飯後我們稍微逛了一下,這裡的紀念品不吸引我們,稍微逛了一下便離開。接著前往有著「威尼斯海灘」美名的-Geban Bay蛤板灣
-----------------------------------------------------------------------------------------------------------------------------------------------------
小琉球沿海主要是侵蝕性的珊瑚礁岩岸,只有幾個屬於堆積地形的沙岸,其中規模最大的就是位於西部蛤板至烏鬼洞一帶的蛤板沙灘。
蛤板沙灘屬於貝殼沙沙灘,約有一百公尺長,除了戲水之外,遊客也常在這裡撿拾貝殼和星砂
沙灘常是海水浴場的基本構成條件,人們可以在此親近大海,進行浮潛、游泳、玩水等遊憩活動。
此外,因為蛤板沙灘面對西方的海洋,所以在傍晚的時候遊客可以在此欣賞海面上的日落美景。
資料來源:琉球鄉公所
蛤板灣白淨的沙灘有個美麗動人的名字為「威尼斯海灘」,海灘上沙粒由有孔蟲、珊瑚屑、貝殼所聚集而成的貝殼沙沙灘。
從環島公路上往下看蛤板灣,真覺得它被稱為「威尼斯海灘」當之無愧阿,停好車向下走後才發現這裡的海浪並不適合玩水。
海裡的珊瑚礁使靠近岸上的浪花打的很大,感覺危險,若不玩水,只是在此散步、觀天看海看生物的話倒是很適合。
白淨的沙灘綿延約100公尺之長,此區不僅可欣賞美麗的海景、觀看日落餘暉、尋找浪花底下的潮間帶生物,如寄居蟹、鰕虎、蜈蚣櫛蛇尾、梅氏長海膽以及貝類等。
沙灘上遍佈的植物即是馬鞍籐,另外還有濱紅豆、盒果籐、龍爪茅、雙花蟛蜞菊、和大花咸豐草。珊瑚礁岩上的植物則是以林投、雀榕、臭娘子、構樹、榕樹、血桐和銀合歡為主。周圍則栽植欖仁、細葉欖仁、水黃皮等樹種。
亦可觀賞海面上的貝殼、星沙與夜間觀星、聽濤等活動。
資料來源:交通部觀光局大鵬灣國家風景區小琉球動物資源解說手冊
海灘上好多貝殼及珊瑚礁化石可以撿拾,實在太美了!說這是小琉球最美的海灘絕對當之無愧!
這裡也是這兩天見到最多遊客(尤其是外國朋友)的景點之一,看到許多外國遊客紛紛在小攤販前選購紀念品,心裡不禁感謝這群願意造訪台灣之美的外國旅人,謝謝你們一起振興活絡台灣經濟,也歡迎更多外國朋友來台灣旅遊唷!
-----------------------------------------------------------------------------------------------------------------------------------------------
途經琉球鄉間傳統聚落,這種相當復古的小村落一般人或許根本沒興趣停留,但我卻對這看似不起眼的景緻情有獨鍾
咕咾石築成的房舍,是離島特有的人文風情(字數超過限制,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