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承上文,2012-08-23傍晚來到眷村文化園區,這裡同時也是"外婆的澎湖灣園區",是2008年起規劃的新景點
篤行十村主要眷舍群,為全台最古老的眷村,西元1907年為駐防日軍砲兵大隊的要塞機構,興建有軍事設施、官舍和宿舍,這些設施即是篤行十村的前身。台灣光復以後,這些建築和設施由馬公要塞司令部接收,並分配給軍眷居住。
隨著澎湖的軍眷人數增加,軍方陸續在日式官舍的周邊增建眷舍,共有78戶人家。在如此背景下的篤行十村,整體規劃也不同於其他眷村,每一戶住家的格局、型式均不相同,建材則是以竹、石灰、黃泥、玄武岩和老石為主。
軍眷遷住初期,因為眷舍供需不足,當時將日式宿舍以木板隔開分成兩戶,生活設施採輪流使用,還將日治時期的倉庫、馬廄等翻修為民宅,居民以防空洞養雞鴨,在媽宮古牆邊搭爐灶,以增加使用空間,也有人留著舊日的套馬栓當紀念。
建築歷史悠久的篤行十村,曾被譽為是「將校眷村」,原因是眷戶大多是高階高官眷屬,除了張雨生和潘安邦,胡錦、胡鈞和趙舜等,都曾在篤行十村住過。三年前全村遷居龍行新村時,歌手潘安邦還專程回澎湖看看老家。
篤行十村被稱為將校眷村,住家自然有等級之別,高階軍官分配獨棟建築,一般軍眷則是合併建築。
獨棟建築基礎抬高,屋頂為日式煉瓦,牆面則是編竹夾泥牆,有客廳、餐廳和廊道,室內有衛浴,院子還有獨棟廁所,並有前院和後院。
部分建築建有煙囪,建築手法和一般屋宅直穿屋頂不同,也是篤行十村建築特色。
來到眷村願景館參觀,每日開放時間8:00~18:00,中午12:00~14:00為休息時間
這裡原是馬廄,柱子尚存是其最大特色,真的相當特殊
裡頭都是當地眷村資訊,上圖為金龍頭眷村(莒光新村.篤行十村)的故事
眷村文化園區目前還在擴建中,許多軟硬體設施都還在陸續增加,過陣子再來參觀一定會更棒
一旁還有個獨立空間,提供遊客DIY課程。館內解說員相當熱情,只是大家都再三強調今.明2天的飛機都一定會停飛,聽多了真的有點影響心情...
走出眷村願景館,接著依循指標來到外婆的澎湖灣園區:潘安邦故居+張雨生紀念館
紅遍全球華人圈的民歌「外婆的澎湖灣」,成為澎湖最佳的觀光代言歌曲,主唱者潘安邦的老家馬公市金龍頭,由縣府斥資百餘萬元,興建成外婆的澎湖灣主題園區,連接馬公觀音亭遊憩區,成為馬公市最大的觀光帶狀動線。
九○年代初期,校園民歌成為台灣歌壇的主流,來自澎湖離島的潘安邦,將兒時澎湖生活情景,用外婆的澎湖灣一曲詮釋,成為膾炙人口的熱門歌曲,不僅奠定潘安邦民歌歌手的地位,更紅遍全球華人世界,也讓澎湖群島美景成為旅遊觀光景點,澎湖縣政府並禮聘潘安邦為觀光代言人,借重其在華人圈的名聲,帶動澎湖觀光商機。
由於潘安邦的老家「篤行十村」,就在馬公觀音亭旁的金龍頭,原為日本馬公重砲兵大隊進駐後興建的官舍,是全國興建年代最早的眷村,建材包括竹、石灰、黃泥及澎湖特有的咾咕石,難得一見融合歐美風格的日式建築,堪稱全國最古老的眷村,列入澎湖縣「歷史建築」保存,縣府也斥資興建為外婆的澎湖灣主題園區
主題園區內包括潘安邦祖孫情銅像,並有音樂步道,當民眾踏上步道,就會聽到熟悉「外婆的澎湖灣」音樂聲,相當有創意,除了園區已完工外,旅遊導覽摺頁也印製完成,縣府表示,預定農曆春節後正式揭幕,同時開放參觀,未來也將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合作,舉辦各項藝術創作展覽。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電子報/玩遍台灣 - udn旅遊休閒/沿著菊島旅行-澎湖資訊網
接著依循指標來到張雨生紀念館
2009年5月23日「張雨生故事館」竣工開幕,4個主題區從雨生小時候在澎湖求學與居住的生活開始回憶起
張雨生於1966年出生在澎湖馬公市篤行十村眷村,父親是退伍軍人,母親為泰雅族原住民,他曾在澎湖念小學,9歲時舉家遷台,進入歌壇後以「我的未來不是夢」等歌曲成名,並跨足唱片製作與舞台劇,1997年31歲時因車禍在台北去世
張雨生故居馬公市新復里2巷22號如今幻化為故事主題館,依張雨生的童年生活、求學成長、步入歌壇及媒體報導等主題分為4區,蒐集張雨生的影音及文字創作等陳列, 幾棟建築20、18、16號一併納入整修,作為故事館整體佈展,22號為雨生的真正故居
館內文字影響包羅雨生當時在澎湖眷村的兒時生活點滴、離開澎湖後想念澎湖的心情、參加歌唱比賽獲得的各項殊榮、以及在電影、舞台劇等場域精彩演出回顧,並透過多媒體展示的方式讓雨生的聲音重回故居空間
地上還有蹲式馬桶,也太酷了!
張雨生的手稿.家書,以及曾獲得的獎牌
雖然我並非張雨生的歌迷,但到此一遊還是有種莫名的感動
許多名人曾親自造訪張雨生故居,較知名者如陶晶瑩.張惠妹等藝人,另外有幾位是果陀劇場的演員
--------------------------------------------------------------------------------------
由於太早吃午餐,17:30左右已經飢腸轆轆,17:43來到位於馬公基督長老教會旁的"傻愛莊"吃晚餐
傻愛莊,這棟建築已經歷經百年風華了,它原本是澎湖縣第一任民選縣長呂安德先生的住宅,坐落地點在馬公市新生路上,這個地點是舊馬公的市中心
巴洛克式的建築特色,在一整排現代建築中凸顯著異國情調
會得知這家餐廳,是看到我們買的旅遊書籍有介紹,覺得很特殊,所以特地前來用餐
建築物外觀是中西合璧的,裡頭的裝潢當然也不遑多讓!一進門的超大吧檯就很令人驚艷
由於我們算是較早來吃晚餐,許多坐位還沒有客人,所以能夠在裡面盡情狂拍照,真的很開心
說到澎湖的特色建築,即使當地有非常多的老式建築,傻愛莊仍然是其中耀眼的存在,巴洛克風格建築和當地風格迥異,卻又如此的和諧,經歷百年風霜仍然屹立不搖,成為馬公最具代表性的建築物之一
這裡的內部裝潢也相當特殊,雖然門面不寬,但房子相當細長,上圖是走廊的其中一段
這裡的座位分成許多區塊,有些是門窗緊閉的獨立包廂,隱密性很高
許多包廂內已經有客人,所以無緣拍到內部擺設,有點可惜
也有一部分是半獨立的包廂,每一區的座位都完全不同,布置相當別緻
連樓梯間都有小包廂,太酷了
我們是在這一區用餐,磚紅色的地磚相當復古,每個區域只有1-2桌,不怕被別桌客人打擾,設計地很貼心
推開綠色木門後,來到採光一流的半露天區,這裡也算室內,但屋頂是透明玻璃的,僅有少數花布遮住陽光
自然光線從空中灑落,感覺真的很棒!難怪這裡也種植了不少植物
這裡的座位分成許多區域,每個區塊都是獨一無二的
我個人很喜歡這個充滿復古氛圍的角落,被陽光+綠蔭包圍的室內用餐,真的很特別
通往洗手間的路上,有隻造型特殊的木製長頸鹿,幾乎是每位遊客必拍的景物
洗手間內還有古老的水泥製浴缸,浴缸裡養了好多金魚,可惜照片模糊了
拍得差不多後,趕緊點餐吃飯囉!
這裡不僅建築物別出心裁,菜色更是不馬虎!麵類.餅類是多人推薦的,但快餓昏的我們還是決定要吃合菜
超大盤的涼娘雞320元,又冰又嫩又Q彈,真的超好吃!份量超大,適合4-5人一起吃
其他地方吃不到的時蔬脆鍋巴220元,一樣是分量驚人又好吃。點這道其實可以不用再點白飯了,不然真的會撐死
當晚的餐點中最獨特的一道料理~泰式臘肉150元。以生菜+苜蓿芽+炒碎肉一起包著吃,風味真的很獨特,我雖然吃過許多泰式料理,但還是頭一次吃到這樣的味道,真的很棒!強力推薦!不過這道菜滿辣的,不敢吃辣的朋友千萬別嘗試
季節時蔬50元,空心菜炒豆芽菜,很脆很鮮甜很爽口
香菜皮蛋魚片湯200元,料多味美,我還是頭一次吃到這樣的料理,沒想到皮蛋+魚煮湯這麼好吃,令人驚豔!
香噴噴的豬油拌飯20元,不用配任何菜,單獨吃就已經很讚很好吃了
由於每道料理皆份量驚人,4菜一湯就已經讓我們飽到不行了!(這是四人桌.全都擺滿真是壯觀.我們2人吃掉的大概是3-4人份.真的點太多了)價格980元,平均每人490元。在澎湖每餐都是超級大餐,想不胖都難,哈!
19:10步出傻愛莊,由於時間還早,我們決定殺到跨海大橋看夜景。畢竟是最後一晚了,瘋狂點沒關係
--------------------------------------------------------------------------------------------
今天中午租車時加了3公升汽油,晚餐後又加了2公升油,總計加了5公升。19:53抵達跨海大橋白沙鄉端,這裡並未點燈,跟我印象中有很大的差距,漆黑一片令人失望
20:00騎到跨海大橋西嶼鄉端,橋前的漁翁像在夜間看起來頗詭異
西嶼鄉端有點燈,看起來的確漂亮多了,不少遊客也來此看夜景,滿天星空很美很浪漫
這幾天風沙強大,今晚相機鏡頭似乎沾到不少風沙,所以逆光照看起來有些模糊,效果不佳
這裡的夜景雖美,但晚間轉涼且風大,讓人不想久留。約莫待了5分鐘,變折返回市區囉!
馬公市區很熱鬧,但沒想到也有18禁的BAR,令人意外
另外還有一間我很有興趣的窯烤披薩店,可惜這回無緣來吃
買盒手工蛋捲當宵夜不錯,可惜我真的飽到吃不下了
仙人掌果實台灣就真的買不到囉!一斤80元的仙人掌果不便宜,且我也不會料理,所以作罷
飯店門口就是2家大型花店,今天正好是七夕,所以花店的花束都擺到馬路上囉!看起來更是應景。
突然想起8年前造訪澎湖也是七夕,真巧!明天就要回台灣了,很捨不得,待續